“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不陌生吧,描述的是农民在夏日的中午,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地里给禾苗除草,由于天气太热以及劳动带来的运动量,让农民出了满头大汗,汗水一滴一滴掉落在禾苗下的田地里。这是古代诗人对农民给禾苗锄草的描述,那么古人们在锄草的时候都是用的什么农具呢?其实在古时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不仅仅需要锄草,古人还需做间苗、松土和保持水分等农活。我们一般把这个环节称作中耕,中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中耕的作用主要是锄草、松土、间苗和保持水分等。种子播种后会慢慢长出小苗,这个时候呢田地里一定也会伴随生长了一些杂草,为了保证农作物到产量,不仅仅需要锄草,还需要松动土壤和间苗。农民在播种的时候在一个地方一般都会放下两颗或者两颗以上的种子,这样到了发芽的时候就会大大地提高发芽率,这样就保证了田地的整体产量。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问题,一个地方会长出多棵幼苗。这个时候就需要选择一颗长势比较好的幼苗留下,其余的都锄掉以保证果实的品质,这个过程呢就是间苗。

了解了中耕时期的农活都有哪些,那么古时人们都是使用哪些农具以完成这些农活呢?
先说比较常见的挖土和锄草工具——铲。根据考古发现得知。最早的铲是木制的,随后出现了石铲,到了商周时期聪明的中国人已经发明了青铜铲,而春秋战国时期铁铲就普遍使用了。宋代的时候人们称之为铁锹。铁铲这个词都不会陌生吧,直到今天铁铲这个工具还在广泛使用。

周朝的青铜铲
然后再来说常见的松土和锄草工具——耧锄。耧锄是我国中耕工具中第一个采用畜力工作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松土、锄草以及培土。根据最早记录该工具的文献《种莳直说》,是宋朝时期的著作,可以得知至少在宋朝时期就出现耧锄了。
最后说说稻田锄草工具——耘荡。耘荡是稻田锄草的一种中耕工具。最开始出现在元代江浙地区。它是一种简单高效率的手工农具。
上面是几种常见的中耕农具,可以看出古代的中国人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锄草、松土等中耕耕作对于种植农作物的重要性了。所以了解这些中耕工具之后,可以大致了解古人们在日常中是怎么样照顾农作物以便提高它们的产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是农桑翁,下期再见!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um5080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fxq.cn/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