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蝙蝠的形象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让我害怕、惊恐,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可不想与它有半毛钱的关系。
不期而遇的两次相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夜深人静刷视频的习惯,以享受的姿态翻翻仿佛已经被大数据控制的视频!最害怕的就是刷到“深夜放毒”、“恐怖故事”、“变态画面”、“离奇生物”……
很不巧这一天刷到了,有一点说不出来鸡皮疙瘩掉一地的感觉,但我竟然搜了全集看完了,故事内容就是被诅咒的双生子,一个白天正常,夜间变成蝙蝠模样,另一个讨厌蝙蝠,两人相互斗智斗勇,最后他的父亲以死破除诅咒,两兄弟和好如初的故事!

另一次蝙蝠的出现美好些,美好的我都没有注意它的存在!

这幅美美的画面,有谁注意到了画面左上角的那只红色蝙蝠?
这让我不禁产生疑问,这幅画面怎么会有只蝙蝠,放在那么不起眼的位置呢?
蝙蝠不只有毒
这幅绘画来自于清朝画家冷枚的《美人献寿图轴》,题材取自民间故事“麻姑献寿”,据《神仙传》记载,麻姑貌美,像十八岁的样子,“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因此古人以麻姑象征长寿。
所以画中是麻姑入山采集寿品而归,一手抚鹿背,一手持灵芝,姿态秀丽。身着仙草、树叶编织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个葫芦,麻姑的左侧有一位小巧的仕女,手持旌节,节端悬挂着精美装饰的蓝色丝带,上面系着松枝、葫芦、仙桃等物。白鹿胸前挂着寿字金锁,身上还驮着灵芝、仙桃、红果等山货。
画面异常饱满丰富,寓意吉祥。让人忽略了左上角的那只红色蝙蝠纹。其实蝙蝠纹是画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幅画是为康熙祈福祝寿的,蝙蝠在古代同“福”,寓意是福气,长寿,吉祥,幸福。与寿桃、灵芝、松柏、丝带结合更是福气满满。
虽然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蝙蝠身体携带100多种病毒。但在古时候,它却是福气长寿的象征,寓意吉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人们将蝙蝠的蝠同福气的福联系在一起。将蝙蝠纹变成一种抽象的象征符号,以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形成一种精神寄托的可见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在《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中,记录着一件出土于安徽寿县的器物——春秋后期,盛食器,盖与器形制相同,器长方体,足作矩尺形,除盖顶和器足有四蝙蝠纹作边饰外,通体无纹饰。
战国时,有一蝙蝠敦,在陕西宝鸡出土。距今大约两千两百年左右。也是盛食器。
蝙蝠纹盛行则在明清时期,我们不仅能够在绘画中见到蝙蝠的形象,瓷器、织锦、建筑等物上也能看到它大量出现。







福气满满
蝙蝠纹来源于柿蒂纹,装饰于古代铜镜之上。它的出现同大多数古代纹样一样,有一定的寓意和精神象征。
从自然事物到抽象的图像,它既是一种艺术性形式,也是一种抽象化的符号,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生物,将他们以一种拟人化的形式注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观物取象”。我们将口语、文化、精神、自然事物组合在一起。

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寓意,例如:蝙蝠如意——称心如意、蝙蝠寿桃——福寿双全、蝙蝠铜钱——福在眼前、五只蝙蝠从五个方向围着桃子——五福捧寿,多福多寿。



纳福迎祥——一个童子抬头仰望,迎接福的到来,另一个童子将蝙蝠放进瓮中,不让福飞走。
如蝙蝠与盒子、蝙蝠和桂花……恭王府的“万福园”,隐秘在建筑物的各角落。




总之福气被纳入有形之中,为了迎接福气,留住福气,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sum5080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xfxq.cn/285.html